溫哥華華裔女子被騙走34萬元,電話騙子自稱中國領事館職員 若不合作將送往香港監禁

0
979
cbc.ca

Vivien Zheng (鄭小姐) 說,她將永遠不會忘記那個電話,這使她失去了家人的一生積蓄 34萬元。

43歲的鄭小姐在溫哥華市中心的一家百貨公司櫃檯當珠寶售賣員,當時正忙於工作,然後電話響起。

來電者說她是溫哥華中國領事館的職員,讀出了鄭小姐的駕駛執照號碼,並告訴鄭小姐,現在懷疑她與國際洗黑錢詐騙案有關。

“我被嚇死了”

鄭小姐表示: “對她擁有我的駕照號碼,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我拿了駕照只有一個月,我被嚇死了。”

當然,電話中的人實際上並不是領事館的職員。

Advertisement

她是騙子,是精心設計的電匯欺詐案的開端,鄭小姐的積蓄和精神健康遭受了巨大損失。

鄭小姐坦言:”我曾經有自殺的想法。”

她解釋說,2018年5月的騙局對她的影響是非常嚴重,以至於現在她才公開談論此事。

鄭小姐認為,如果銀行擁有更好的保護客戶的系統,這是可以避免的。

金融欺詐專家 (Vanessa Iafolla) 也表示同意。

哈利法克斯的聖瑪麗大學犯罪學助理教授(Vanessa Iafolla) 說 : “他們 (銀行) 是最後的一道防線。二次檢查,這將大大有助於保護人民。”

如果不合作,她將被送往香港無限期監禁

電話中,假的領事館職員告訴鄭小姐,她正在將電話轉接給香港警察調查員。

而那名調查員當然也是同黨,並指控鄭小姐將她自己的銀行帳戶信息售賣給了罪犯。

“調查員” 告訴鄭小姐,如果她不合作,她將被逮捕,並會送往香港無限期監禁。

他向鄭小姐發出了逮捕令,當中有她駕駛執照上的照片。(當然是偽造的)

▼ 偽造逮捕令

cbc.ca

鄭小姐說:”我完全相信了這些是中國的國際警察打電話給我。”

她補充說 : “電話似乎來自 (110),這是中國的緊急電話,類似於 911,所以我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騙徒指示鄭小姐不要上網,並告訴她他們正與香港廉政公署(ICAC)合作,並且正在追踪她的一舉一動。

他們聲稱,廉政公署將會檢查她的金錢,若調查人員查出她沒有犯罪集團的嫌疑後,金錢將會退還。

鄭小姐於2006年移居加拿大,並於2010年成為加拿大公民,但她仍然記得她所形容的 “中國專制政權”。

(34萬元) 耗盡了年邁父親一生的積蓄

因此,在完全的恐懼中,她於2018年5月16日前往 Royal Bank 分行,並向騙徒電匯 (60,000元)。

在接下來的兩星期裡,她通過 3個不同的銀行再向香港發送了 3筆電匯。

鄭小姐的老父把金錢發給她,這耗盡了年邁父親一生的積蓄。

但是在她最後一次付款後,當沒有錢可給予時,騙徒就消失了。

她說:”在我的一生中,我從未經歷過如此可怕的騙案。”

騙案發生後,她不斷回想,她因上了騙徒的當而曾打過自己。

“我確實感到非常羞恥,我不想與其他人說起,因為我知道他們會認為我很愚蠢。”

這是金融欺詐專家 (Vanessa Iafolla) 所了解的所有心態,但她說 : “沒有人應該認為這種罪行的受害者應該受到指責。”

隨著時間的流逝,鄭小姐提出質疑,為什麼 4大銀行沒有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她? 她從感到恥辱變成了憤怒。

4間銀行均表明 “不承擔任何責任

鄭小姐對這4間銀行都提出了申訴,但各銀行都不承擔任何責任,這促使她向這4間銀行提起民事訴訟。

而銀行對情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辯護中,Royal Bank 說,當時他們向鄭小姐徵詢了這筆資金的受益人,然後才匯出這 ($60,000)。

鄭小姐曾受到騙徒的指導,說受益人是她的叔叔,否則將面臨入獄。

Royal Bank 還表示,他們曾經詢問鄭小姐是否信任電匯指令的來源,以及她的銀行協議,使RBC免於承擔任何損失責任。

BMO 的辯護聲明說,鄭小姐必須披露任何 “可疑情況”,並且由於她違反該協議,因此對她 ($32,000) 的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大的電匯 ($178,000) 是通過 TD Bank 匯出的。

在 TD Bank 的法律辯護中,銀行表示,鄭小姐聲稱(她曾按照騙徒的指示說)收款人是一名商業夥伴。

TD Bank 還說,她簽署了 “電匯協議”, 免除了銀行匯款後發生的 “任何損失或損害”。

中國銀行在辯護中說,在匯出 ($69,000) 之前,銀行職員曾經問鄭小姐與收款人的關係是什麼, 但鄭小姐拒絕回答並指出:“不需要銀行代表確認電匯的目的或客戶不需要將電匯的目的告知銀行。”

銀行的警覺性不足?

(Vanessa Iafolla) 審查了與鄭小姐四次法律訴訟有關的文件,並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銀行職員提出的問題僅涉及正確處理交易的問題。

她說,即使鄭小姐沒有披露她進行資金連線的真正原因,銀行仍然應該能夠發現一些可疑的東西。

“對詢問她的問題非常膚淺,主要是與正確處理交易有關。”

“我想看到的那種探測詢問是,有人擔心有金融罪案會發生。”

“問題在於,這些問題是否足夠令銀行知道是欺詐?”

(Vanessa Iafolla) 說,鄭小姐之前從未向香港發送過電匯,這本來應該是另一個警告,那事情不對勁。

騙徒專門向說 (普通話) 的人士行騙

在鄭小姐成為目標之前的幾個月,媒體就曾報導過類似的騙案。 騙徒專門向說普通話的人士行騙,令他們電匯金錢。

同年 (2018年),有關電匯欺詐的投訴大量湧入加拿大反欺詐中心(CAFC),他們收到了約1,100份報案,損失近金額 (4,800萬元)。

無法為公寓支付銀行貸款,鄭小姐說:”我們將失去一切。”

在將近 3年的時間裡,鄭小姐一直對這場經濟災難保持秘密狀態,她甚至沒有告訴她年邁的父親,因為擔心這會對父親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她說:”即使是10元,對父親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你能想像如果我告訴他我已經失去了他的所有金錢嗎?”

她所承受的負擔壓力越來越大。 騙案發生後,鄭小姐因情緒壓力而失去了工作,最近也無法為公寓支付銀行貸款,她的父親以為鄭小姐已用了他的積蓄全額付清了。

上星期,在家門前發現了一個通知, 持有抵押貸款的(Scotiabank)正準備收回該公寓。

鄭小姐說:”我們將失去一切。”

她說出事情,是代表無數其他人也因電匯欺詐使自己的生活倒塌,並向可能會遇到同樣命運的人發出警告。

“我的目標是不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所有受害者,我們應得到銀行的適當保護,銀行有責任警告人們這種嚴重罪行。”

.

.

資訊來源 : CBC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