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2022
每年的檔案: 2022
愛民頓警方現正使用“改變遊戲規則”的面部識別技術
愛民頓警方表示,他們已經能夠看到在最近開始使用的面部識別技術的好處。
據警方稱,由美國 NEC 公司製造的 NeoFace Reveal 正在 “改變遊戲規則”,並被全球數百個執法機構使用。
該軟件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識別使用面部點的人。
警方負責人補充說,面部識別解決方案將用於幫助識別參與犯罪活動的人,並確定被拘留者 “可能提供有關其身份的虛假信息”。
警方信息技術部主管 Warren Driechel 補充說:“我們不會將解決方案用於實時閉路電視直播或實時社交媒體平台進行監控。”
“面部識別方式會與指紋識別相同,我們維護一個指紋數據庫,當在犯罪現場發現指紋時,可以在數據庫中進行指紋比較和匹配。我們使用的面部識別解決方案也是如此。”
警方研發部主管 Devin Laforce 表示,只有經過專門培訓的技術人員才能使用這項技術。
警察將能夠向這些技術人員提交照片,通過愛民頓和卡加利警方共享的面部照片數據庫運作這些照片。
Laforce 說: “面部識別技術本身無法作出任何定論,沒有進行身份識別,也沒有逮捕權,當技術人員確認後,警方需要作進一步調查,然後才能逮捕和起訴任何人。”
這項技術幫助警察識別了在 2021 年 10 月捲入一起嚴重襲擊案件的三人,成功將這三人逮捕並被起訴。
Laforce 說: “我們相信,這種面部識別工具將使我們的社區更安全,利用它推進我們的刑事調查,並且我們將繼續確保護隱私權。”
Driechel 補充道: “我們已經研究了該解決方案對隱私的影響,以確保收集的任何數據都符合...
疫情下北京冬奧受限 但本國代表團强調有信心取得佳績
疫情下舉行的北京冬季奧運受到很多限制。
但本國代表團强調運動員訓練時採取比其他國家更嚴謹的措施,有信心取得佳績。
本國運動員疫情期間謹遵安全第一,運動第二的信念。
訓練時相比其他國家的運動員也受到更多限制,早已習慣封鎖及閉環式管理等,預計對比賽表現不會造成影響。
出發前往北京前本國運動員更提早自我隔離。
加拿大奧委會表示,目標是確保沒有本國運動員因病毒失去參賽資格和實現奧運夢想的機會。
6 個月前的東京奧運中,本國也沒有運動員確診。
本國前往北京的代表團包括 215 名運動員,加上其他人員共有 414 人。
當中目前共有 3 人處於新冠管控。
但除非是運動員因此無法參賽資源公開,否則不公佈確診者姓名。
而大會數據指,運動員及隨隊官員的陽性率普遍比包括媒體及工作人員等其他奧運參與者的陽性率要高 40%。
資料來源: 新時代電視新聞 Fairchild TV
渥太華居民走上街頭 阻止示威大卡車堵塞民居
全國各地的幾隊卡車「自由車隊」和支持者團隊,已經連續第 5 天在渥太華進行示威活動,反對政府對 (加美跨境) 卡車司機強制疫苗接種,若未接種疫苗的司機在返回加拿大時需要進行隔離。
大型卡車及示威者連日來堵住國會山,市中心,以及附近民居範圍。
星期一在網上的一張照片,看到的一些渥太華居民站在住宅街道上阻止大卡車。
這張照片捕捉了居住在市中心的市民與自上星期五以來佔領著城市街道和國會山的卡車車隊之間的緊張關係。
照片顯示,在星期一,一輛大卡車距離兩名居民數米之遙,雙方停在 Centretown 社區內的 Cooper Street 中間。
照片中的居民之一 Marika Morris (莫里斯) 告訴 CBC News:"我決定走到街上站在大卡車前面,因為我感到無能為力了。那個時候,他們已經連續三天不停地按汽車喇叭、大喊大叫。"
"我們不能思考,我們不能工作,我們不能學習。"
▼ 站在街上阻止大卡車的三名女士,左起 Andrea Colbert (科爾伯特), Lise Lebeau (勒博) 及...
沉默的器官卻是身體內重要的解毒器官!4大護肝注意事項
肝是沉默的器官,卻是身體內重要的解毒和營養代謝的器官,因此肝臟在體內的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我們平常就建議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中來做好肝的保養。
護肝營養素
1、維生素B群:每天記得攝取1碗綠色蔬菜,例如地瓜葉、花椰菜、青江菜等食物,因為維生素B群有助於加強肝臟在代謝毒素、三大營養素和酒精的功能。
2、維生素C:每天選擇高維生素的水果,芭樂、奇異果、小番茄等,有助於肝臟的修復,減少發炎,維持體內抗氧化能力。
3、優質蛋白質:足夠的蛋白質,蛋、奶、魚、豆類等,有助於肝臟的健康,但是要注意過量的蛋白質,反而易造成肝臟的傷害。
4、穀胱甘肽:在肝臟解毒酵素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將脂溶性有毒物質排出體外,食物中可以挑選蘆筍、酪梨、菠菜、葡萄柚、番茄等。
護肝注意事項
1、預防脂肪肝:高油、高糖飲食習慣都會造成脂肪肝,而脂肪肝也是肝癌三部曲的前身,所以控制體重與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預防。
2、戒酒:過多的酒精在體內形成三酸甘油脂,囤積在肝臟,對肝臟造成慢性發炎的傷害,尤其是肝發炎的病人建議戒酒。
3、不要亂服藥物:來路不明的藥物,容易造成肝臟毒害,建議不要自己隨便亂買成藥使用。
4、不要吃發霉的食物:尤其是堅果類的花生、穀物類等,因為貯存環境不當,會產生毒害肝臟的黃麴毒素,所以建議要冷藏,而過期或是發霉食物也不要再食用。
老化引起的健忘不等於失智,三高易引起血管性失智症
每當人們因健忘而失誤或出糗時,周遭朋友總是莞爾道出:「該吃銀杏了!」但真的「吃銀杏、防失智」嗎?專家指出,大眾所認知的銀杏,是可入菜的「銀杏果」,而非真正具有延緩記憶力退化的「銀杏葉」,因此,就算每天認真吃銀杏果、銀杏料理,對於預防記憶力衰退或失智症是完全起不了作用的!真正的預防方法是補充銀杏葉萃取物、多動腦,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老化引起的健忘不等於失智 有這些症狀可能是失智徵兆
恆春邱外科診所家醫科醫師邱楠達表示,許多民眾在出現健忘現象時,容易誤以為自己罹患了失智症而前來求診,事實上,因老化引起的記憶力衰退並不等於失智。老化與失智的差別是,老化忘記的事情能仰賴他人提醒而想起,而失智除了健忘,無病識感,到後期更是會完全忘記自己說過、做過的事,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情緒變得憂鬱或暴躁也時有所聞。
邱楠達醫師強調,倘若出現上述症狀,就應就近求診給醫師評估,以釐清是否為老化或是失智。門診中就曾有1名68歲許姓男子在這近半年常出現精神恍惚,不記得家人交代的家務,經檢查排除疾病後,按醫師的建議服用銀杏葉萃取物改善症狀。
大腦血液循環不良 三高易引起血管性失智症
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失智症及血管性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為腦部神經遭受破壞所引起,其中的阿茲海默症,是比例最高、最常見於老年人的失智症。
至於血管性失智症則是由腦中風或腦血管病變所引起,因大腦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細胞死亡,以東方人最常見,約20%至30%患者屬於此類。而腦部血液循環差不僅有罹患失智症風險,也容易造成記憶力衰退或認知功能下降。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患者因本身血液循環較差,更須多加留意。
促進末梢血液循環、預防失智 應挑選醫藥級銀杏葉萃取物
邱楠達醫師指出,銀杏葉已被醫學證實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環,改善血管通透性,並防止血栓形成,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有一定程度能預防失智、改善記憶力。不過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宣稱的「萃取物」不見得是萃取物,因植物萃取的品質深受種植環境與萃取方式影響,就像茶葉會因不同品種、來源、製程、儲存等方式而影響茶葉等級、價位、口感與香氣,何況是挑選醫藥級的銀杏葉萃取物,更加不能隨便。
由於銀杏葉萃取物在台灣被列為指示藥品,建議民眾要購買時,務必認明大藥廠才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服用前應先請教醫師、藥師的建議。
日前就有1名65歲從事農林業的林姓獨居男子,被鄰近鄉鎮的女兒發現有些健忘,經常忘記自己做過的事,經醫院檢查排除病變後,林姓男子嘗試服用銀杏葉萃取物約3個月,健忘的現象改善了許多;另有1名70歲女性經常忘東忘西,甚至懷疑他人要她偷東西,讓家人感到困擾,透過銀杏葉萃取物輔助治療,加上適度運動、復健6個月後,症狀已有緩解。
邱楠達醫師最後提醒民眾,想要預防失智或記憶力衰退,平常應保持學習新思維的習慣,經常閱讀書報雜誌、參加課程,避免菸酒、多運動並維持健康體重,飲食方面建議以地中海飲食為主,多攝取蔬果和適量堅果、少吃紅肉的,並以銀杏葉萃取物作為日常保養或記憶力衰退的輔助,以期達到預防保健。
愛民頓恢復舉辦‘Ice on Whyte’冰雕活動 欣賞大師展品之餘 也可自刻冰雕
由於疫情的關係,在愛民頓中斷了兩年的 ‘Ice on Whyte’ 活動,今年終於繼續舉辦。
來自加拿大國內各地國際知名的冰雕師,都受到邀請,來到愛民頓,展出他們的作品。
這次活動共創造了11件冰雕,並且在 Whyte Avenue 的 Dr. Wilbert McIntyre 公園向公眾展示,把公園變成了冬季的仙境。
活動製作人 Jill Roszell 表示,他們嘗試提供一個美好的戶外體驗,讓人們可以從家裏出來。
她說:“這是一個漫長的冬天,也是一場在疫情中漫長的時間。”
這個冰雕活動已經在愛民頓舉辦了接近20年,第一次是在2003年。從那時開始,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冰雕塑家,雲集這裏用技術比拼。
Jill形容活動是達到國際級,她說:“這確實是達到國際水平的活動,也是藝術家的一場比賽。”
雖然因為疫情這次活動不能和其他國際性的對手在一起,但本地國際級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仍然是最好的藝術品之一。
“他們真的是加拿大的一些頂級藝術家,你會在這裡看到。”Jill 說。
除了可以欣賞大師級的冰雕,遊客也可以有機會親身嘗試創造自己的冰雕。
大會在場內舉辦一個適合所有年紀的冰雕工作坊,這個也是活動裏最受歡迎的景點。
“這比看起來更難,但也很有趣,”Jill 說。 “只是雕琢一些冰便會給人滿足感,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由於疫情限制,雖然在戶外,但遊客如果不能保持兩米的距離時,大會鼓勵大家戴上口罩。
‘Ice on Whyte’ 活動由現在開始直至到2月6日,門票可在網上或入口處購買。
地點:Dr. Wilbert McIntyre Park...
安省有公司上門贈送智能門鈴 婦人中推銷陷阱 結果反購買了萬多元的暖爐
由2018 年 3 月,安大略省已經禁止上門銷售,但一些公司可能仍會出現嘗試推銷產品或服務。
安省 Brampton (賓頓市) 一名婦人 Beverly Williamson (威廉姆森) 說,2021 年 10 月,有人到她家表示免費為她提供門鈴。
威廉姆森表示 : "我說,沒有人會免費贈送任何東西的,有什麼收費?"
然後該名職員說: "不,太太,沒有的,它真的是免費的。"
威廉姆森說,她被告知第二天會有人前來安裝智能門鈴,但當他們出現時,他們說需要進入她的地庫檢查。
他們下樓後檢查了她的暖爐,並說如果她安裝一個新的暖爐可以省更多錢。
威廉姆森說她被告知現在有一個新暖爐的特別優惠,但前提是她需要在當天簽署合同,結果...她簽了。
威廉姆森說:"我一簽完合同,他們就已經有人在外面等著進來安裝暖爐。所以暖爐是在當天安裝的,但是...他們沒有安裝門鈴。"
最後,在兩個星期後終於安裝了門鈴。
但威廉姆森說那個智能門鈴很快就壞了,她不得不讓其他人重新安裝原來的門鈴。
威廉姆森說:"門鈴在第二天就懷了,此後一直不能使用。"
威廉姆森簽署了一份為期 15 年的合同,每月支付 $69.99 購買暖爐。 合同規定,總費用為 ($12,748)
威廉姆森表示她很後悔接受了免費的門鈴,真的希望她沒有簽署那份合同並保留原有的暖爐。
"我對此感到非常沮喪,從那以後我就沒有真正放鬆過。我真的希望他們把爐子從我家搬走。"
該門鈴和暖爐均由一間名為...
總理杜魯多今早宣布確診新冠病毒
總理杜魯多週一(31日)早上宣布,經檢測後,結果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
他說現在感覺 “(Fine) 良好的 ”。
同時,杜魯多表示會遠程遙控工作,遵循公共衛生準則,並呼籲國民接種疫苗。
杜魯多上週表示,他其中 1 名孩子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故此,他開始進行自我隔離。
消息指,他已經接種 2 劑疫苗以及一劑加強疫苗。
此外,上週四總理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杜魯多是在上週三下午晚些時候,在國會山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之後宣布需要自我隔離。
當時他和國防部長在會上,宣布加拿大將擴大其在烏克蘭的軍事訓練任務並提供非致命性援助。
.
.
網上綜合報導
亞省車隊上週末抵達愛民頓 支持反對強制疫苗接種
上星期六下午,執法機構發布了通往愛民頓的高速公路和本市道路的交通警告,因為支持渥太華抗議者的亞省卡車車隊舉行示威活動。
在星期六,數千名卡車司機和其他反對強制跨境疫苗以及其他公共衛生限制的示威者湧入渥太華,在國會山舉行集會。
支持渥太華示威者的幾個亞省車隊組織,在愛民頓的立法機關大樓舉行抗議活動。
加拿大皇家騎警當天表示 “由於嚴重擁堵和交通緩慢”,不建議在 Acheson 地區附近的 60 號高速公路上行駛,以及在 16 號和 16A 號高速公路東行。
在 Acheson地區,作為其中一隊車隊的起點,CTV Edmonton 看到大約有 400 輛汽車。
騎警針對從 Didsbury (迪茲伯里鎮) 到愛民頓的 QE II 高速公路北行車道發出了進一步的警告。
愛民頓警察局 (EPS) 當天表示,預計車隊將在上午 11時至下午...
加國多個省份計劃放寬社交限制 專家感擔心籲審慎別重蹈覆轍
加拿大多個省份準備放寬社交限制。報道指,雖疫苗接種及群體免疫或能推動疫情轉好,唯多名專家均呼籲,落實「重新開放」政策前應審慎考慮,以免重蹈去年同期的覆轍。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卑詩省和安省將於下周一(31日)起放寬對室內聚會、健身房、酒吧、餐館及其他場所的限制。
緬省周五(28日)宣布,將社交限制措施延長一周。魁省則準備於數周後解禁。
亞省省長康尼(Jason Kenney)亦表示,預期於3月中旬能取消所有社交限制。
疫苗接種及群體免疫或將令抗疫形勢好轉,不過有多名醫學專家呼籲,應對「重新開放」持謹慎態度,以避免重蹈去年的覆轍。
多倫多大學健康網絡感染預防和控制醫學主任霍塔(Susy Hota)稱,當諸如奥密克戎(Omicron)一類的新變種病毒造成疫情大爆發時,病毒有更多機會進行自我複製,將來有更大機會再出現新變種,形成惡性循環。
亞省大學傳染病醫生和助理教授薩辛格(Lynora Saxinger)指,雖然一般認為,今次奥密大流行過後疫情將好轉,唯這並非板上砸釘的事,任何一方均不宜於現階段作任何承諾。
她續稱,疫情起伏不定,建議衛生部門事先就取消社交限制需達到的標準,與民眾溝通。
警告勿重蹈去年覆轍
國家新冠免疫工作組聯合主席內勒(David Naylor)警告,若解除社交限制前欠審慎,或弄巧反拙,屆時形勢逆轉,將需要採取更嚴厲措施。
他指出,現時本國核酸驗測(PCR)陽性結果數已喪失代表性,政府需衡量廢水勘察結果、住院人數、深切治療部留院數和死亡人數等,來決定何時解除社交限制。
內勒表示,社會大眾已喪失士氣和耐心,產生想放棄的念頭;唯感情用事會令解除社交限制的時機失當。他建議穩步而行,藉著增加疫苗接種率和群体免疫,堅持到疫情出現「季節性緩解」的一刻。
去年2月,在Alpha和Beta變種病毒開始流行之際,安省、亞省和緬省積極推動「重新開放」政策,為第三波疫情埋下伏筆,導致當局日後需在疫情重災區重推社交限制令。
Credit
消息來源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