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頻道 Ai Channel | 愛民頓 | 埃德蒙頓 |

預防膽結石2大原則!

膽結石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根據台大醫院的衛教資訊,約10%的人身上都有膽結石!不過有人的膽結石終其一生不會被發現,但是有些人則會因結石數量過多過大,產生絞痛、噁心嘔吐。外科醫師黃漢斌日前在臉書提及,曾遇過一名膽結石患者,手術將膽囊切除後,裡面竟是塞滿黑色、一粒粒圓形膽結石,看起來竟像是「魚子醬」一般,相當駭人。

怕膽結石應少油、少膽固醇?吃太少也是地雷

一般人認為,若想預防膽結石,應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物,例如魚子醬或台灣人常吃的烏魚子,都屬於高膽固醇的食物。但黃漢斌醫師澄清,其實魚子醬含有豐富的EPA、DHA,屬於不飽和脂肪酸Omega-3,這些脂肪酸對身體很好,可以減少血液凝固、避免動脈硬化,預防冠心病發作。而且魚類的魚油屬於好的油脂,能幫助膽囊定期排空,適量攝取反而會降低膽結石發生的風險。

若想預防膽結石發生,到底該不該多吃油呢?營養師林俐岑在個人網站說明,答案是不能偏頗,太多、太少都是造成膽結石的地雷。

他解釋,膽囊的功用是儲存膽汁,如果我們吃太多油膩、高飽和脂肪肉類或精緻澱粉,體內膽固醇增加,富含膽固醇的膽汁就容易形成結晶,在膽囊裡結石。可是如果吃得過度清淡、無油,幫助油脂消化的膽汁無法派上用場,就會一直積蓄在膽囊中、不停被濃縮,進而形成膽結石。因此適量攝取才是保持健康的重點,即使是攝取好的油脂也千萬別過量。

預防膽結石2大原則!多吃好油、規律進食都是重點

如果不希望膽囊變成「魚子醬」,該如何從生活著手預防?營養師黃詩瑩在東元綜合醫院網站的衛教資訊中說明,預防膽結石應該把握2大原則,分別是改變膽汁的膽固醇含量及幫助膽囊排空。

原則一:改變膽汁的膽固醇含量

膽固醇分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與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若膽汁中壞膽固醇的濃度過高,膽汁就容易形成結晶,造成膽結石;反之,當好膽固醇的含量高,則能防止膽結石形成。

原則二:促進膽囊收縮、幫助膽囊排空

透過生活習慣改善,雖然不能解決已形成的膽結石,卻可以避免結石狀況加劇、引發身體不適。黃漢斌醫師就提到,其實大多數「膽石症」患者都沒有症狀,生活並未受影響。不過他也提醒,當身體出現以下幾種狀況,可能是膽結石引發的嚴重併發症,一定要立即就醫解決,例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