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目眩,或是蹲低後站起的眼冒金星,小心是貧血徵兆。提到貧血,一般人就會馬上想到要「補血」,腦海中也很快浮現補血的口袋名單,尤其是紅色食物,例如:紅豆、櫻桃、葡萄、桑椹等,到底這一些食物真的有助補血嗎?讓蔡正亮營養師從科學實証帶你找答案。
補血以形補形?科學實証破解迷思
談到「補血」,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日常生活若是遇上頭暈目眩,或是蹲低後站起的眼冒金星,多半會先懷疑自己是否「貧血」了,於是著手搜尋可以「補血」的食物。依據傳統,多數民眾會有「以形補形」的刻板印象,以為多吃與血液相近顏色的食物,可以補血強身,藉此改善貧血症狀。
其實,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營養師蔡正亮以「實證醫學」為出發點,引用的參考文獻主要為國際SCI發表的科學期刊,讓「數據說話」,帶大家來解開迷思。在其新書《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中提到,要破解這樣的迷思,首先要從「人體血液的基本知識」來說起。
「鐵」是紅血球非常重要的成分
血液是由「血球」和「血漿」組成。血球又分為「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三大類,其中以紅血球所占比例最大,正常成人每毫升的血液約有5百萬個紅血球。每個紅血球中因含有血紅素(Hemoglobin)分子,故血液呈現紅色。另外,肌肉中因含有肌紅素(Myoglobin),同樣也會讓肌肉呈現紅色,只是當與氧氣接觸時,會發生氧化現象,肌肉因而呈現較深的紅色。然而,不論是血紅素還是肌紅素,兩者都含有很重要的礦物質「鐵」。
鐵的存在,穩定了紅血球的正常功能與結構,紅血球才能正常運作,先結合氧氣、再運送氧氣,最後釋放氧氣給身體各組織利用。簡單來說,「鐵」是紅血球非常重要的成分,是穩定血紅素的主要物質。成人男性每天應攝取10毫克的鐵質,成人女性因生理因素會定時排出經血,因此對鐵的需求更高,每日應攝取15毫克的鐵質。
鐵在人體內是不間斷的流失與再補充,交替循環著。如果日常飲食的鐵質來源不足,就會降低體內鐵質的儲存量,再嚴重一點,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鐵,以滿足所有人體紅血球的需求,這時就可能形成「缺鐵性貧血」。
植物的紅色多來自「花青素」 與鐵質的血紅素沒有關連
傳統觀念中認為,多吃天然的紅色食物,例如:櫻桃、葡萄、紅豆等可以補血,實際上,植物的紅色來自天然植物色素「花青素」,與真正含有鐵質的血紅素、肌紅素並沒有關連。
一般中醫或傳統療法提到的「補血」,其實就是補充參與「製造及維持紅血球正常功能」的微量營養素,這些微量營養素主要是維他命及礦物質,例如:鐵、葉酸、維他命B12、銅、維他命C、維他命B6、維他命E等。不同的貧血各自對應不同的微量營養素需求,獲得醫療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透過均衡飲食,或素食者適當地補充營養補充品,都是理想的解決之道。
★貧血了,你可以這樣做
一旦有貧血症狀,必須先找出是何種貧血?因為不同的貧血,相對需要補充的營養素也不同。在臺灣「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較高,特別是生理期的女性朋友、懷孕及哺乳婦女。
缺乏鐵質者,不妨適當攝取紅肉,例如:牛肉、內臟(如豬肝),是最直接可補充鐵質的優良來源。同時也鼓勵飲食中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蔬菜、水果,更能增加人體對鐵質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