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相當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不過往往忽略了口腔健康的保健。根據衛福部指出,30歲以上的成人約有50%患有牙周病,而65歲以上更達到70%。而牙周病因為口腔疾病,其細菌又將吞入體內,進而可能導致身體其他器官發炎。
牙周病應盡早治療,嚴重恐流膿、發臭、掉牙
何松穎醫師表示,牙周病主要分成牙齦炎和牙周炎兩種,發炎的牙齦會有容易出血、紅、腫、痛,而許多情況和一般牙齦無顯著的差異,一般民眾難以察覺,因此常被忽略。後續也會陸續出現易與牙齒分離剝開的情況,而再嚴重些受壓時容易流膿、甚至有惡臭味,這或許就即將進入更為嚴重的牙周炎。牙周炎主要發生在牙齒附近,如牙齒周邊組織、齒槽骨等,當裝放牙齒的齒槽骨遭受損壞,牙齒變容易鬆動、產生縫隙、咬合怪異、甚至脫落。醫師表示通常牙周病會先從牙齦炎開始,若未及時發現妥善處理,到了牙周炎情況就會比較嚴重了,其在治療上可能會需要掀開牙齦做清創等處理,將其內的細菌等穢物清除。
牙周病遲未處理,恐影響身體健康
何松穎醫師也表示,若當出現牙周病卻遲遲未處理,除了會出現前述這些發生在口腔的問題,牙周病本身也相當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不少研究發現,牙周病和各種疾病、慢性病都有不少相關性,例如心臟病、中風、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呼吸道疾病、失智症等,而讓民眾聞之色變的癌症也可能有些關聯。雖目前醫界尚在研究其原因及關連性,尚未有明確的證據能夠直接證明是否因牙周病的細菌進入到體內、血液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果關係,但確實有牙周病的患者出現這些疾病的比例是較高的,民眾應當留意。
為什麼有刷牙還是會有牙周病?
許多民眾或許會納悶,為什麼明明有刷牙但卻還是有牙周病的情形出現?何松穎醫師表示,一般而言牙周病常會出現在口腔清潔較不確實的族群身上,有刷牙並不代表有刷乾淨。那麼反過來說,什麼樣的人容易有牙齒沒刷乾淨的情況?醫師表示,除了平常未做好口腔清潔的民眾之外,其他像是失智、失能等行動不便的患者就容易有無法確實作好清潔的情況,患者或照護者應多加留意。
另外比較特殊的情況是,荷爾蒙變化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例如女性初經、懷孕等,這些荷爾蒙的變化都可能造成牙齦出現發炎的情況,不過這種族群比較常見的牙周病通常為牙齦炎,較少進入到牙周炎的情況,一般來說會隨著荷爾蒙恢復正常。
如何預防牙周病?醫:清潔方式很重要
正如前述所提到的,有刷牙並不代表有確實清潔牙齒,何松穎醫師表示,良好的清潔牙齒習慣不單單只有刷牙,適當的使用牙線也很重要,牙線可以更加確實的清除刷牙時卡牙縫間不易清除的小菜渣等,如此便不易生成細菌,對口腔保養相當有利。而刷牙也要注意頻率,除了早上睡醒、晚上睡覺外,也建議民眾可以養成三餐飯後刷牙的習慣;除了頻率外,方式也很重要,除了確實輕刷牙齒的每個角落外,醫師也建議留意刷洗牙齦及牙齒的接縫處,因為此處是最容易堆積細菌,並使牙齦、牙周發炎的地方。
日常保養雙眼,鮭魚、茄子有助養眼!
王孟祺醫師表示,保養眼睛、避免眼睛泛紅,除了應避免前述相關的風險因子外,平時也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刺激性飲食,出門外出時可配戴護目鏡、太陽眼鏡防風、防曬,在室內則盡量避免冷氣溫度過低或施度過低,並時時留意環境清潔避免過敏、感染。飲食方面,王孟祺醫師建議可適度的攝取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富含Omega-3食材,或是含有花青素的茄子、藍莓等,以及含有蝦紅素的藻類等,這些都是對於眼部表面保養相當有利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