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過敏的水楊酸好常見!嚴重時甚至引起休克

0
395

突然手臂、身體長出一片紅紅的腫塊,開始想抓個不停,癢得不得了。有經驗的民眾或許已經知道,這是犯了蕁麻疹了!不過,除了對特定食物(如蝦子等)過敏之外,許多突然犯起的蕁麻疹難找到病因,若容易過敏的民眾要避免蕁麻疹突然產生,或許先進行一段時間的「低水楊酸飲食」是個可行辦法。

引起過敏的水楊酸好常見!嚴重時甚至引起休克

日本森皮膚科診所指出,因為飲食而引起蕁麻疹有3種可能原因,第一種是食物過敏,包括魚貝類、甲殼類、小麥等常見過敏原;第二種是食物中含有太多組織胺;第三種則是「水楊酸過敏」。

雖然聽起來是美容產品的常見成分之中,但其實水楊酸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也是植物抵禦昆蟲、黴菌與疾病等敵人的重要幫手。也因此,水楊酸可以廣泛地在各類食物中發現,包含了水果、蔬菜、堅果,甚至是咖啡、茶、香料與蜂蜜中都含有水楊酸。

而之所以民眾容易對水楊酸產生蕁麻疹等過敏反應。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稱為白三烯(leukotriene)的物質。當白三烯過度分泌就會使得民眾對水楊酸敏感,這種化學物質是與多種症狀相關的發炎介質,包含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發炎性腸道疾病(如潰瘍等)。而若民眾本身會食物過敏或是有發炎性腸道疾病,這些民眾就會更有可能有這個反應。

東邦大學醫療中心大橋醫院皮膚科教授向井秀樹表示,若水楊酸食物過敏的情況嚴重,除了全身紅腫產生嚴重蕁麻疹外,有可能還會發生喉頭水腫、咳嗽、腹痛、反胃嘔吐、拉肚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因為低血壓造成意識不清,陷入呼吸困難,有過敏性休克的風險。

慢性蕁麻疹好困擾,找不出過敏原改吃低水楊酸食物試試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吳政翰指出,有國外研究證實,有1/3的慢性蕁麻疹和食品中的人工添加物、堅果類,以及部分新鮮蔬果有關。這些病人或許驗不出食物過敏原,但調整飲食後,症狀就可獲得顯著地改善,甚至不再發作。

Advertisement

國外的治療法主要源於英國,藉由暫時禁止食用水楊酸較高的蔬果,避免增加血液中的白三烯濃度,以避免誘發蕁麻疹。

一篇發表於《營養素》(Nutrients)期刊的2021最新研究指出,進行低水楊酸飲食後,有86.96%的蕁麻疹患者表示症狀得到緩解。甚至對氣喘、鼻竇炎也都有正面影響。

因應台灣國情,台北慈濟醫院特別與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合作進行研究,該研究指出,台灣的本土蔬果水楊酸含量最低的為,A菜、椰菜、青椒、檸檬及蓮霧等;龍鬚菜、山蘇、山葵,以及柳丁則是最高;豆類則是黃豆含量最高;飲料則是咖啡最高,豆漿最低。

台北慈濟醫院表示,蕁麻疹目前尚無根治辦法,主要只能以抗組織胺與類固醇進行治療與緩解。若民眾已厭倦長期吃藥或擔心藥物副作用,或許可以從調整飲食開始,嘗試改善自己的過敏症狀。

常見蔬果水楊酸高低整理如下表:

 蔬菜水果
低水楊酸蔬菜 A菜、高麗菜、青椒檸檬、蓮霧
中水楊酸福山萵苣、四季豆、絲瓜牛奶鳳梨、木瓜
高水楊酸龍鬚菜、山蘇柳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