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亞洲食品尤其是日本和香港出產的零食,都是不少華裔居民的喜愛。
但是,最近貨源出現短缺,亞洲食品選擇少,價格更平均上漲10%。
距離中秋節僅有一個月,往年在華人超市出售港式流心月餅非常火熱,但是在溫哥華,有居民發現月餅漲幅超過30%。
梁先生表示,往年一盒售價為58元,今年要賣78元,漲幅超過30%,他有幾個朋友覺得太貴,就選擇不買了。
同時,梁先生亦發現,除了月餅大幅漲價,亞洲超市的零食選擇亦變少,平日暢銷的香港和日本的零食並沒有上架,剩下可選的零食讓他無從下手。
例如,他女兒喜歡的日本出產白巧克力『白色戀人』,走訪三四家亞洲超市都沒有上架,他也不知道為甚麼今年來自亞洲的零食那麼少。
疫情山火加美貿易 影響供應及價格
新華食品公司負責人謝伯衡表示,由於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導致運費大增,特別是從東南亞等地進口食物的運費是疫情前的六至七倍之多,船期也更長。
他指出,造成運費上漲的主要原因是貨船比以往少了很多,以本國為例,受到山火影響,貨運火車無法正常在本國東西岸往返,導致不少貨船抵達西部的碼頭後,無法在短時間內順利卸貨裝上火車,碼頭一度出現貨船滯塞,物流非常緩慢。
另一個問題是本國近期較少出口去亞洲的貨物,令許多貨船只能抵加後空艙返回,因而令運費價格狂飆,很多運輸公司以往都用小型貨船進行國際貿易,以降低運輸成本。
由於碼頭擠塞,貨運時間增加,小型貨船載貨量少,不少從亞洲購買的食材被迫儲存在當地碼頭倉庫數月,產生額外的成本。
對於加美貿易方面,本國不少食材須從美國進口,由於燃油稅和油費成本高,導致貨品漲價。
謝伯衡說:「其實這就是全球供應鏈的問題,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整個供應鏈環環相扣,不能完全歸咎於通貨膨脹或食品供應商漲價圖利。」
謝伯衡認為政府應關注全球供應鏈問題,制定應對措施,而不是簡單歸咎於通貨膨脹,讓高成本轉嫁至消費者或本地食品供應商。
Credit
消息來源
星島日報